“稻种资源”主题讲座一:从播种到丰收——一颗种子一粒米竟然这么厉害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种质资源科普展示工作,加强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与普及工作,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嘉源海美术馆合作,将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共同推出“稻种资源”系列科普讲座,这也是基因中心对农业科研与艺术交流融合的全新探索。11月23日下午,讲座《从播种到丰收》在嘉源海美术馆开讲。
基因中心科技人员王慧秀讲述了水稻的起源与进化,节水抗旱稻的研究与发展,从播种到丰收的过程。本次科普讲座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人,有刚读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参加,也有两鬓花白的老人。
人类浇灌了稻谷,稻谷养育了人类。一粒米从“出生”到“生命完结”,是一个短暂而伟大的过程。播种—萌芽—成长—丰收,大米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是洪荒之初大地给人类最美的礼物。它的生命很短,路却很长,它肩负着传承千年农耕的使命,维护着中华儿女与大地母亲的亲密关系。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上万年之前的祖先就在进行水稻的驯化活动。水稻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可以说是闻于春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春秋时期,水稻的种植各种因素的限制,成为“贵族”才能享用的美食。进入明清时期,农民们已经掌握了水稻品种的选育技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两次绿色革命,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才满足了人口的需求。
讲座结束后又进行了DNA提取实验,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研的种子,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工作中去。
文图:王慧秀
编辑:龙渡
审核:周佩雯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