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资源数据库
手机版
English

科普活动

基因资源造福后代,节水抗旱利国利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传播 / 科技普及 / 科普活动 / 正文

【科普日显微镜】全国科普日的那些趣事儿(一):从“一株稻”到桌上的“一碗米”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2-09-20 21:30:58 浏览次数: A- A+


“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2022年全国科普日基因园分会场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在基因园科普日开放活动中,有两个机器成为参观者的宠儿。这就是打稻机和碾米机。借助他们,参观者可以通过简单操作了解从“一株稻”到桌上的“一粒米”的基本流程,并亲身体验脱粒和制作精米的乐趣。

【打稻机】

打稻机所用的稻谷,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金山基地科技人员于前一天从田间收割,经过晾晒后更易脱粒。

只需踩动踏板,就可以轻松操作打稻机。在现场,体验者们手握一捆稻株,脚踩踏板,在打稻机轰隆之下,金黄的谷粒飞扬飘洒,丰收的喜悦近在眼前。

通过打稻机的一番操作,我们就完成了制作大米的“脱粒”环节。此时的谷粒刚刚脱离“家庭”联系,一个个金黄可爱。然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碾米机】

脱粒后要对谷粒进行加工处理,脱壳并去除糊粉层。这里展示的碾米机可以实现这两道工序,从上方倒入带壳的谷粒,调整压力值,按下开关,一粒粒初加工的精米就诞生了。

【小知识:糊粉层】

糊粉层是禾谷类作物里面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含有很多膳食纤维、矿物质、有益脂类、维生素、酚酸类和木酚素等,还不会升高血糖,真是个宝!但因为糊粉层的口感较差,不易咀嚼,观感也不好,所以在生产上一般都会被去掉。因此想要吃得更健康呢,可以在精米中加一点糙米一起煮。

在生产中,精米制作工序不是只有以上几步。稻谷要经过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才能成为市场上常见的大米。

【大米品鉴】

体验一番之后,一起尝尝我们的大米吧!本次科普活动展出的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科研成果——节水抗旱稻,其具有节水抗旱、高产优质的特点,米质优良,香气扑鼻。



文字:张婧琪

图片:糊粉层图源网络,其他为张婧琪摄

编辑:张婧琪

审核:周佩雯


分享到:
【打印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