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资源数据库
手机版
English

科技服务

基因资源造福后代,节水抗旱利国利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传播 / 科技服务 / 正文

节水50%、节肥20%-“沪旱61”绿色生产现场观摩会在崇明召开

作者:高欢 来源: 时间:2018-10-23 07:47:28 浏览次数: A- A+

 

10月19日,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种植业管理办公室主持召开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沪旱61”绿色生产现场观摩会在崇明召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徐伟林、市农委种植业办调研员朱敏,市种子管理总站站长夏龙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农委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刘佩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相关处室、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各区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种子公司和种粮大户等7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会。

观摩会现场,300亩连片水种旱管的“沪旱61”长势喜人,沉甸甸的稻穗传递丰收的喜悦,引来参会者的纷纷称赞。观摩结束后,召开了“沪旱61”绿色生产会议交流。

会上齐茂粮食合作社负责人宋永久介绍了“沪旱61”的品种种植情况,上海市农技推广中心粮油科顾玉龙科长介绍了“沪旱61”品种特征特性和市郊的示范情况,崇明种子公司顾永平总经理介绍了近两年“沪旱61”在崇明的示范推广情况,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营节水抗旱稻品种的种业企业介绍了“沪旱61”的育繁种情况,交流会后,举办了专家学术报告。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研究员做了“节水抗旱稻研究和推广”的学术报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所周胜研究员做了“节水抗旱稻生态环境效益研究与展望”的学术报告,使与会者对种植节水抗旱稻的生态环境效益有了更深的认识。种子企业代表上海金门种子有限公司、种植大户代表上海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分别与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沪旱61”种子代理购销协议。

“沪旱61”是本市自主选育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2017年开始在郊区推广。通过近两年田间示范种植,这个新品种在水中旱管栽培模式下,高产示范田产量可达每亩700公斤以上,百亩连片平均产量达600公斤以上。

据悉,我国农药化肥施用量占世界总量35%,化肥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安全施用量的2倍,农药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高3倍;我国农业耗水约占全国总耗水量的70%,而水稻灌溉用水占整个农业耗水的70%,水肥用量过大造成氮磷养分流失形成面源污染,造成水体环境恶化。节水抗旱稻“沪旱61”品种在沪郊种植,最适合采用“水种旱管”的种植方式。与常规水稻“水种水管”的种植方式相比,“水种旱管”能够减少农田灌溉用水,减少肥水流失,减少了传统水稻种植所产生的甲烷气体,节能环保,同时,降低了纹枯病等病害发生的机率,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由于节水抗旱稻比一般水稻根系更加发达,扎根深,吸水吸肥能力比较强,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在生产上,这种模式可与目前上海正在推广的机穴直播结合起来,大幅度减少生产成本。

节水抗旱稻节水抗旱、少肥少药、轻简化栽培的技术特点符合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推广节水抗旱稻节水减肥绿色种植技术,可减少灌溉水量50%以上,减少面源污染氮磷流失50%以上,温室气体减排80%以上,生态环境效益显著。以节水抗旱稻品种为核心的稻田绿色生产技术是上海原创、面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稻作模式,这不仅是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应对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国际上应对粮食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上海农业领域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抓手。

分享到:
【打印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