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资源数据库
手机版
English

文化建设

基因资源造福后代,节水抗旱利国利民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文化 / 文化建设 / 正文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团队领头人罗利军科技交流座谈会在基因中心举行

作者:张婧琪 来源: 时间:2021-11-09 13:24:05 浏览次数: A- A+

 

  11月3日,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团队主持项目《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传达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精神和要求,总结过去科技经验,面向未来,罗利军团队北京授奖回沪后,当天下午上海市农科院举行了专题座谈会,会议由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志辉主持,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院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刘红,院党政办公室主任李林峰,院科研处副处长李丹妮,基因中心党政班子、部门负责人、科技人员代表、学生代表、获奖项目组成员罗利军和余新桥等出席。

 

  作为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获奖团队主持人,作为科研攻关项目的领头人,罗利军的激动和感动溢于言表。他首先感谢院党委对基因中心,对科研团队的帮助和支持,接着他分享了参加科技奖励大会的感受。历时20多年的风雨和坚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可,也为中国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新的突破口。本次奖励不仅仅是团队和农科院的荣誉,更是上海农业和上海科技向全国发出的响亮声音。在疫情之下,国家仍然高度重视科技成果奖励,这对科研的重视更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科研之路道阻且长,罗利军勉励基因中心全体科技工作者,为基因中心的发展、为节水抗旱稻事业、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共同努力。

 

  团队成员余新桥对院领导、中心领导的支持、对中心员工长期以来的共同努力表示感谢。感谢罗利军老师作为团队领衔人在重要科研方向上的指引对专业的指导,使团队成员更具信心和决心。余新桥也寄希望于中心的年轻一代,相信中心青年科技工作者以此为契机,更加奋发图强,为上海农业、为国家农业发展做贡献。

 

  座谈会上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夏辉、刘毅、高欢、魏仕伟、龙萍都表达了激动和祝贺,并更加坚定农业大有作为的信心,和未来坚定扎根农业研究的决心。要以罗利军老师为榜样,在农业科技的道路上踏实前行,深根厚积,团结一心,争取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乡村振兴,为上海农业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龚丽英书记对农科院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农科院对基因中心机制体制的支持,让中心得以稳定快速发展,也为科研团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保障。对罗利军团队表示祝贺,20多年来,罗利军团队专注资源收集和节水抗旱稻的研究锲而不舍,坚持与坚守是罗利军团队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希望中心科技工作者能够薪火相传,继承科技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让科学家精神和农科精神一代代传承发扬。

 

  蔡友铭院长向获奖团队表示祝贺。他说,“十四五”已经开局,未来我们要继续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高度关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本次奖项是上海农业科技强市建设的典型代表。项目体现了罗利军带领团队坚持不懈、追梦不止的精神。如果说成功的条件是勤奋和运气,那么勤奋就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罗利军带领团队深根于水稻遗传资源和节水抗旱稻的研究土壤里,付出几十年的心血,经年积累最终获得丰硕的成果。年轻一代应该以罗利军老师为榜样,潜心研究,坚持不懈,他勉励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不断厚植、深根于农业科研中,不断积累,踏实前行。祝愿罗利军团队创造再创新高,基因中心再上一步,祝愿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再创新佳绩。

 

  本次获奖打破了农业领域在此奖项上连续8年的沉寂,更是上海市农业领域在此奖项上的第一次。该项目构建了水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 解决了我国水稻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中遗传资源缺乏问题。建立了基于扩大遗传基础的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技术,解决了水稻育种中优质与高产、高产优质与节水抗旱等优良性状难以兼顾的难题。创建了基于群体测、回交与多亲本导入系的有利基因挖掘技术, 定位和克隆一批重要性状基因,丰富了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包括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

 
文字:张婧琪
图片:罗志
编辑:张婧琪
审核:周佩雯
分享到:
【打印本页】
×

用户登录